环保人都在看、无广告、实时更新
垃圾发电网获悉,广东省能源局公布《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生长实行方案(2023-2025年)》,实行方案指出,因地制宜生长陆优势电和生物质能。连系资源条件,在远离住民生涯区且风能资源较为厚实的区域适度开发集中式陆优势电,因地制宜生长涣散式陆优势电。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统筹计划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生物自然气项目开发。全文如下:
各地级以上市生长改造局(委)、惠州市能源和重点项目局,有关能源企业: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生长的事情部署,切实推动广东能源高质量生长,我们研究制订了《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生长实行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连系现实,抓好贯彻落实。
广东省能源局
2023年5月22日
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生长实行方案(2023-2025年)
高质量生长是周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义务。能源是经济社会生长的基础和动力,能源高质量生长是经济社会高质量生长的一定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持。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生长的事情部署,全力推动我省能源高质量生长,特制订本实行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头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头脑为指导,周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事情的主要指示和指挥精神,驻足新生长阶段,完整、准确、周全贯彻新生长理念,认真践行“四个革命、一个相助”能源平安新战略,以能源平安保障为主要义务,以能源绿色低碳为生长偏向,以能源改造创新为基本动力,推动能源生长质量转变、效率转变、动力转变,加速建设新型能源系统,实现能源加倍平安、加倍绿色、加倍高效、更高质量的生长,为经济社会延续康健高质量生长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协调、绿色生长。掌握海内外生长形势,增强顶层设计,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的要求,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处置好近期和久远、生长和减排的关系,加速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推动生长方式绿色转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生长蹊径。
——坚持多元互补、智慧高效。推动多能源品种协调生长,增强多渠道、多主体能源供应,构建多元化能源保障系统,保障能源供应平安。推进“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推动能源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信息手艺深度融合,构建智慧能源系统,促进能源系统高效运行。
——坚持创新引领、改造赋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能源高质量生长的第一动力,延续加大能源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起劲破解制约能源生长的要害手艺,打造高端能源创新平台,推动能源科技自主自强。促进新手艺新模式新业态生长应用,加速重点领域和要害环节改造措施,提高能源资源设置效率。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充实施展市场在资源设置中的决议性作用,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造,推进能源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公正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系统。更好施展政府作用,在计划引领、政策扶持、市场羁系等方面增强指导,营造优越生长环境。
(三)主要目的。
到2025年,能源高质量生长取得重大希望,能源平安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能源生长新模式新业态竞相迸发,要害焦点手艺自主创新实现突破,重点领域、要害环节改造取得实质性希望,协同设置资源能力有序顺畅,能源生长更有用率、加倍公正、更可延续,更好地知足人民群众美妙生涯用能需要。多元平安的能源供应系统进一步完善,省内电力装机容量到达2.6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到达44%左右。非化石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消费比重到达29%左右。电气化水平天下领先,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40%左右。
二、周全构建平安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系统
(一)全力确保能源供应平安。
1.增强油气供应保障。
加大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速推进中海油乌石17-2、中海油恩一致油气田勘探开发,争取实现油气资源增储上产。到2025年,原油产量跨越1800万吨/年、自然气产量到达100亿立方米/年左右。推进LNG吸收站及配套码头、管道等设施建设。强化自然气战略相助,激励稳妥有序在国际市场签署耐久采购协议,完善市场化调治机制,拓展多元化采购渠道,保障外洋入口稳固供应。组织上游供气企业与用户周全签署供气条约,通过条约落实整年及供暖季资源,确保民生用气实现条约全笼罩。(省能源局、各市能源主管部门,有关油气企业)
2.做好煤炭供应保障。
增强与海内煤炭主产省区衔接相助,提升年度海内电煤中耐久条约签约量,规范条约签约履约行为,督促供需双方准时按量推行中耐久条约,增强运力统筹协调,保障煤炭耐久稳固供应。落实国家煤炭入口政策,拓宽煤炭入口渠道,促进各关区入口煤通关便利化,全力保障我省发电入口用煤需求。完善广东省电煤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督促省内煤电企业落实国家要求的煤炭最低库存制度。(省能源局、各市能源主管部门,有关煤炭储运企业、有关电厂)
3.提升电力运行调治能力。
延续优化电力运行调剂。完善电力供需监测预警联念头制,强化发电运行和燃料供应监测。增强发输电装备运行维护治理和一次燃料供应保障,确保统调机组稳固可靠运行,挖掘地方机组、自备电厂巅峰发电潜力。常态化增强机组非设计减着力监测预警,确保枯汛交替、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要害时期主干机组尽发满发。优化系统运行方式,增强调剂智能化建设,推动建设顺应新能源生长的新型智慧化调剂运行系统。(省能源局、各市能源主管部门,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
提升需求侧响应能力。加速新型电力负荷治理系统建设和应用,贮备一批高效、快捷、可控的负荷调治能力,实现负荷精准控制和用户常态化、精致化用能治理。健全电力需求响应市场化机制,提升需求响应能力,支持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漫衍式发电等用户侧可调治资源,以及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运营商、综合能源服务商等介入市场化需求响应,打造实时可观、可测、可控的需求响应系统平台,力争2025年我省市场化需求响应削峰能力到达最高负荷的5%。(省能源局,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广东电力生意中央)
4.增强能源贮备能力建设。
努力推进煤炭储运能力建设。确立以口岸公共煤炭储运和电厂等大型用煤企业自有贮备相连系的煤炭贮备系统。建成珠海港高栏港区国家能源煤炭储运中央扩建工程;新建、扩建湛江港、阳江港等码头煤炭泊位,完善煤炭吸收与中转贮备梯级系统。激励支持省内主干燃煤电厂通过刷新现有储煤设施、扩建储煤园地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存煤能力。力争到2025年全省煤炭贮备能力到达3300万吨,根据国家要求延续提升政府可调剂煤炭贮备能力,完成600万吨的政府可调剂贮备义务。(省能源局、有关市能源主管部门,有关煤炭储运企业、有关电厂)
提升储气能力。确立健全地方政府、供气企业、管输企业、城镇燃气企业各负其责的多条理自然气储气调峰和应急系统。统筹地下储气库、液化自然气(LNG)吸收站等储气设施计划结构建设,形成以沿海LNG储罐为主,可替换能源和其他调治手段为弥补,管网互联互通为支持的多条理储气调峰系统。2023年及以后,各县级以上政府形成不低于保障本行政区域5天日均消费量的贮备能力,城镇燃气企业形成不低于其年用宇量5%的贮备能力。(省能源局、有关市能源主管部门,有关自然气企业)
完善石油贮备系统。稳步建设湛江、茂名、揭阳三大原油商业贮备基地,加速形成政府贮备、企业社会责任贮备和生产谋划库存有机连系、互为弥补,实物贮备、产能贮备和其他贮备相连系的石油贮备系统。(省能源局、有关市能源主管部门,有关石油企业)
5.完善能源运送网络。
增强电网建设。稳步推进全省电网目的网架建设,坚持“合理分区、柔性互联、平安可控、开放互济”的原则,逐步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500千伏外环网为支持、珠三角内部器械之间柔性直流互联的主网架名目。优化升级区域网架,增强网源协同,统筹优化海优势电、核电、煤电、气电等电源基地送出通道。加速配电基础设施和新能源微电网建设、刷新和智能化升级,提升与漫衍式能源、电动汽车和微电网的接入互动与柔性控制能力,知足高质量和个性化用电需求。鼎力实行农网牢固提升工程、墟落电气化工程,提升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及格率,强化墟落电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结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墟落。(省能源局、有关市能源主管部门,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
增强油气管道建设。以完善管网结构和增强衔接互联为重点,加速油气管网基础设施计划建设,构建结构合理、笼罩普遍、外通内畅、平安高效的油气管网系统,提高互济保供能力。优化原油、制品油管道结构,提高制品油管输比例,增强制品油跨区调配。增强油气基础设施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管道系统治理水平。鼎力推进自然气管网建设和整合,加速形成“全省一张网”。(省能源局、有关市能源主管部门,有关油气企业)
专栏2 能源平安保障项目
1.油气勘探:重点建设中海油乌石17-2、中海油恩一致油气田群开发项目。
2.电网:建设投产珠西南外环配套500千伏线路工程、500千伏东莞西南部受电通道工程、500千伏珠东南局部网架优化工程等目的网架第二阶段工程;建设投产500千伏楚庭(穗西)、电白、澄海、汕尾输变电工程,以及江门500千伏鳌峰开关站扩建第一台主变工程;建设投产东莞220千伏宁洲电厂接入系统工程、500千伏惠州太平岭核电一期接入系统工程等主干电源送出工程,加速推进新增计划煤电和海优势电配套送出工程;建设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3.油气管网:建设粤东自然气主干管网惠州—海丰干线等自然气主干管道完善工程,穗莞干线和珠中江干线互联互通工程,惠州阳江、华瀛等LNG吸收贮备项目外输管线,燃气电厂供气专线等项目。
4.能源贮备:建设投产湛江、茂名、揭阳商业贮备库;建设投产国家管网团体深圳LNG吸收站、潮州华瀛LNG吸收站、广东珠海LNG扩建项目二期工程、惠州LNG吸收站项目、潮州闽粤经济相助区LNG储配站、阳江LNG调峰储气库、广州南沙LNG应急调峰气源站;建设珠海国能煤炭储运中央及燃煤电厂储煤设施等。
(二)构建清洁低碳的新型能源系统。
1.鼎力生长可再生能源。
规模化开发海优势电。推动海优势能资源集中连片开发行使,打造广东海优势电基地;加速推动已纳入计划的海优势电场址建设;有序推进国管海域场址项目试点树模,组织做好新项目业主竞争性设置和国管海域项目树模开发等事情。(有关市能源主管部门,广东电网公司、有关可再生能源开发企业)
努力生长光伏发电。坚持集中式和漫衍式并举,鼎力生长漫衍式光伏,因地制宜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在公共修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努力推广光伏发电应用。(有关市能源主管部门,广东电网公司、有关可再生能源开发企业)
因地制宜生长陆优势电和生物质能。连系资源条件,在远离住民生涯区且风能资源较为厚实的区域适度开发集中式陆优势电,因地制宜生长涣散式陆优势电。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统筹计划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生物自然气项目开发。(有关市能源主管部门,广东电网公司、有关可再生能源开发企业)
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能并尽并。统筹新能源发电、配套储能,送出工程同步计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到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到达7900万千瓦。(有关市能源主管部门,广东电网公司、有关可再生能源开发企业)
2.努力平安有序生长核电。
在确保平安的条件下,有序推进惠州太平岭核电一期、陆丰核电5、6号机组和廉江核电一期建设,全力推动惠州核电3、4号机组、陆丰核电1、2号机组项目尽快获国家批准,努力争取国家支持茂名绿能项目、台山核电5、6号机组、台山第二核电项目等增补纳入国家核电生长计划并开展前期事情,支持廉江、陆丰、岭澳等现有场址扩建项目转动开发,推进揭阳、阳西等计划内厂址前期事情。到2025年,核电装机规模到达1854万千瓦。(有关市能源主管部门,中广核团体,国家电投团体,中核团体)
3. 加速结构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努力推进梅州二期、云浮水源山、汕尾陆河、肇庆浪江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重点结构建设对系统平安保障作用强、对新能源规模化生长促进作用大、经济指标相对优越的抽水蓄能电站,因地制宜开展中小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到2025年,抽水蓄能发电装机规模到达968万千瓦,开工建设规模到达980万千瓦以上。(有关市能源主管部门,南方电网、省能源团体、深圳能源团体等)
4.促进新型储能生长。
努力拓展新型储能多元化应用场景,推进“新能源+储能”建设,计划指导自力储能合理结构,激励用户侧储能生长。完善新型储能介入电力市场机制和电网调剂运行机制,确立健全储能尺度规范,提升储能建设质量和运营平安水平。努力推动新型储能手艺创新,促进新型储能与大数据中央、5G基站、数字电网等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应用,支持各地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虚拟电厂等试点、树模。到2025年,储能装机容量到达300万千瓦。(各市能源主管部门,有关储能企业)
5.增强托底保障电源建设。
推进天真性气电建设。综合思量调峰需求、建设条件、自然气资源保障情形,在负荷中央合理计划结构建设调峰气电。指导新建气电机组设置FCB功效,具备孤网运行能力和黑启动功效,提高抗灾保障能力;努力计划建设汕尾、湛江、茂名市抗灾保障电源。在工业园区、产业群集区等热负荷需求高的区域,根据“以热定电”原则合理结构自然气热电联产及漫衍式能源站项目,为区域实行集中供热、供电、供冷,实现能源高效循环行使。到2025年,气电规模到达约5500万千瓦。(省能源局、各市能源主管部门,广东电网公司、有关发电企业)
合理建设先进支持煤电。逐步推进煤电从基础性电源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治性电源并重转型。驻足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十四五”时代,根据“先立后改、超超临界、不选新址”的原则,推动新增煤电项目计划建设。对服役期满的煤电机组,连系电力热力供需形势和机组状态,根据延寿运行、“关而不拆”转为应急备用和关停拆除等方式分类处置。推进现有煤电机组节能降耗、供热刷新和天真性刷新,推动燃煤自备电厂普遍介入电力调峰,推动煤电机组CCUS手艺生长及全流程系统集成和树模应用。(省能源局、各市能源主管部门,广东电网公司、有关发电企业)
专栏3 新型能源系统项目
1.可再生能源:新增建成阳江沙扒、汕尾甲子、汕头勒门、揭阳神泉、惠州口岸、湛江外罗、珠海金湾等约800万千瓦海优势电项目;开工建设阳江青洲、阳江帆石、汕尾红海湾、珠海高栏等约1200万千瓦海优势电项目。新增投产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约1200万千瓦。
2.核电:新增投产惠州太平岭核电一期项目;建设陆丰核电5、6号机组、廉江核电一期项目;推动惠州核电3、4号机组和陆丰核电1、2号机组项目批准开工;支持茂名绿能项目、台山核电5、6号机组、台山第二核电项目等增补纳入国家核电有关计划,支持廉江、陆丰、岭澳等现有场址扩建项目转动开发,推进揭阳、阳西等计划内厂址前期事情。
3.抽水蓄能:推进梅州二期、云浮水源山、汕尾陆河、肇庆浪江、惠州中洞、阳江二期、河源岑田、茂名电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争取开工建设肇庆谠山、清远水晶背、清远天湖、肇庆长滩抽水蓄能电站。
4.新型储能:推进新能源发电配建新型储能,按需推进自力储能电站结构建设,新增投产佛山南海、梅州五华电网侧自力储能电站、万里扬端州自力储能电站等项目,激励工商业企业、产业园区等配建用户侧储能电站,到2025年建成投产约300万千瓦新型储能。
5.煤电:新增投产华电丰盛汕头、神华国华清远、华润西江等约1300万千瓦煤电。推进建设华能海门5-6号机、华润海丰3-4号机等煤电项目。
6.气电:新增投产广州珠江二期、广州开发区东区热电、粤华(黄埔电厂)“气代煤”、大唐宝昌热电扩建、惠州丰达二期等约2000万千瓦气电项目;开工建设华能东莞谢岗、广州生长增城旺隆、深圳福华德“上大压小”等气电项目。
7.数字电网:建成南沙国家级“5G+数字电网”树模区、南方电网数字生产树模——南沙明珠湾起步区智能运维系统、广州光储充检一体化智能充电站树模项目等重点项目,加速珠海、横琴、东莞松山湖等树模数字电网建设。
三、周全构建科学节约的能源消费系统
(一)增强高质量生长用能保障。
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质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为高质量生长腾出用能空间,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强化支持。有序实行重大项目能耗单列,保障国家重大项目合理用能需求。聚焦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能耗要素向产业动员强、手艺水平先进、绿色低碳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倾斜。严把增量“两高”项目关口,激励与推动“两高”项目通过“上大压小”“减量替换”“搬迁升级”等方式举行产能整合,坚决停止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生长。(省能源局、各市节能主管部门)
(二)鼎力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对标能效先进水平,深入推进煤电、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节能降碳升级刷新。打造节能低碳交通运输系统,调整优化运输结构,鼎力推动交通领域电动化,推广节能和新能源车船。提升修建节能尺度,推行绿色制作工艺和绿色建材,增强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修建树模。推动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治理,周全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树模单元确立。提升数据中央、5G等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水平,加速绿色数据中央建设。(省能源局、各市节能主管部门,有关企业)
(三)加速终端用能电气化。
在交通、修建、工商业和民生等领域因地制宜、稳步有序推进经济性好、节能减排效益佳的电能替换,逐步扩大电能替换局限。加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鼎力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建设适度超前、科学结构、平安高效的充电网络系统。到2025年,全省计划累计建成集中式充电站4500座以上、公共充电桩25万个以上。努力开展车网互动树模,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建设车网互动充电站V2G树模工程。周全推广建设口岸岸电设施,推动电动船舶试点应用。到2025年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到达40%以上。(省能源局、各市能源主管部门,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广东电力生意中央)
四、周全构建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生长系统
(一)完善能源科技创新系统。
增强创新能力和创新平台建设。围绕节能降碳、新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刷新等手艺研发应用,增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产学研相助,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能源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先进能源科学与手艺广东省实验室及分中央建设,支持国际着名企业在广东设立研发中央,激励新能源龙头企业与外洋领军企业相助开展手艺研究。引进和培育高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提升能源科技创新及产业竞争力。(省能源局,各市能源主管部门)
着力突破要害焦点手艺。瞄准能源科技和产业转变前沿,加速新能源开发、自然气水合物、新型电力系统等方面的手艺研发,提升优势领域延续创新能力。从源网荷储各环节挖掘手艺创新潜力,鼎力推广应用一批要害手艺与重大装备,支持新能源快速生长,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激励各市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加大核能、燃机、海优势电、光伏发电、氢能、智能电网、碳捕赚钱用与封存等领域焦点装备研制支持力度,依托重点工程推动能源手艺装备攻关和产业链融合生长。增强产学研用融合,激励开展手艺和应用场景平分类树模、首台(套)重大手艺装备树模,提升焦点手艺装备自主可控水平。推动数字手艺融入能源产、运、储、销、用各环节,修建能源系统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应用系统,动员能源系统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省能源局,各市能源主管部门,有关企业)
(二)打造万亿新能源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海优势电装备制造业,加速形成集整机制造与叶片、电机、齿轮箱、轴承等要害零部件制造,以及大型钢结构、海底电缆等加工生产为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提前结构海优势电运维基地。不停壮大太阳能产业,支持光伏装备、逆变器、封装、浆料等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支持高效低成本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和要害装备制造,推动钙钛矿及叠层电池、柔性薄膜电池、光伏组件接纳行使等先进手艺研发;补强电池片等焦点装备短板,提升高效电池片制造装备自主生产能力,做强光伏产业链。推进先进核能产业结构,依托惠州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和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先进能源科学与手艺广东省实验室、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等先进科研平台,延续推进先进核能产业生长。施展产业集聚效应,推动核手艺应用产业链上下游向广东集聚,以中广核团体为龙头,构建核能研发、设计、建设、治理和运营服务完整产业链,推动深圳核电研发总部、惠州非核试验研究基地、阳江组件试验基地建设,完善广州南沙、深圳龙岗核电产业基地。依托东莞松山湖北区燃气漫衍式能源、中山板芙镇燃气漫衍式能源等项目,推动国产H-25系列燃气轮机首台套树模应用,依托东方电气南沙基地建设燃机运维中央。(省能源局、各市能源主管部门,有关企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鼎力生长储能产业,建设省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中央,推进产学研用协同树模基地和规模化实证基地建设。增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手艺攻关,优化锂电池制造、要害质料、系统集成及装备制造、电池接纳行使产业区域结构,提升全产业链集聚化水平,支持钠离子储能电池手艺研发和产业化。创新储能项目营运模式,强化储能尺度系统建设。推动压缩空气、飞轮储能等其他新型储能手艺的应用突破。聚焦氢能焦点手艺研发和先进装备制造,加速培育从氢气制备、储运、燃料电池电堆、要害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多渠道增添氢气供应能力,适度超前建设氢气储运加基础设施,行使低温氢燃料电池产业先发优势,形成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环大湾区焦点区车用燃料电池产业集群。顺应柔性直流输电手艺提高和电网数字化转型生长需要,推进小微传感器、大功率电子器件等焦点装备国产化,鼎力生长电力专用芯片、智能传感、通讯与物联、智能终端、电力大数据、智能输变配工程集成等产业,壮大智能电网产业链。(省能源局,各市能源主管部门,有关企业)
专栏4 能源科技产业项目
1.科技创新:加大核能、燃机、海优势电、光伏发电、氢能、智能电网、碳捕赚钱用与封存等领域焦点装备研制支持,提升焦点手艺装备自主可控水平。
2.优势产业:推动建设阳江年产200套海优势电叶片制造基地、“四个一体化”海优势电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爱旭高效晶硅N型太阳能电池项目、碲化镉光伏发电玻璃扩产项目。
3.新兴产业:推动建设赣锋锂电(东莞)公司年产10GWh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锂电池隔膜生产制造基地、坎德拉飞轮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高性能锂电池质料项目、国家电投华南氢能产业基地项目、中科富海中山大型低温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
五、周全构建现代化的能源治理系统
(一)健万能源律例、尺度系统。
增强能源高质量生长法治建设,修订完善能源领域地方式律律例,健全顺应能源高质量生长需要的能源执律例章系统,推进《广东省制品油流通治理条例》《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制修订,增强执法律例的针对性和有用性。研究和制修订清洁高效火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核电、储能、氢能、清洁能源供热、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手艺尺度和平安尺度,提升能源尺度化水平,推动太阳能发电、风电等领域尺度国际化,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研提地方尺度、行业尺度和企业尺度。(省能源局、各市能源主管部门)
(二)深入推进能源体制改造。
坚持能源市场化改造偏向,周全形成“铺开两头、管住中央”的能源运行治理体制机制,完善能源价钱形成机制。进一步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造,周全构建“中耐久+现货+辅助服务”电力市场系统,努力建设完善电力现货市场。确立统一、多条理电力市场系统,推进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实现差异条理电力市场高效协同、有机衔接。完善有利于可再生能源优先行使的市场生意机制,促进绿色电力生意,支持微电网、漫衍式电源、储能和负荷聚合商等新兴市场主体自力介入电力市场。推动自然气市场化改造,完善自然气价钱形成机制,增强油气管网公正开放羁系,延续推进自然气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开放。(省能源局,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广东电力生意中央,有关油气企业)
(三)深化“放管服”改造。
延续推动能源领域简政放权,继续委托或下放行政允许事项。进一步优化能源领域营商环境,对标对表国际先进延续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进一步缩短企业获得电力时间,降低企业用能成本。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种种障碍和隐性壁垒,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支持种种市场主体依法一致进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能源领域。优化清洁低碳能源项目批准、立案流程,简化漫衍式能源投资项目治理程序。(省能源局、各市能源主管部门,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广东电力生意中央)
(四)完善能源平安羁系系统。
确立健万能源行业数据统计系统,健万能源平安监测预警系统,强化能源行业运行监测剖析。制订极端情形下的能源应急预案,增强重特大自然灾难、突发事宜应急处置能力。确立健万能源供应平安风险辨识管控制度,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增强石油自然气长输管道风险点危险源和高结果区管控,做好油气管道平安珍爱。增强应急演练,提高快速响应能力。(省能源局、各市能源主管部门,有关能源企业)
六、周全构建互利共赢的能源相助系统
(一)努力谋划外电接续送电。
努力协调外来电力保供增供,确保西电东送落实送电协议设计,稳固西电东送能力。谋划中远期外来清洁电力供应,加速推动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输电工程批准开工,争取藏东南澜沧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送电南方电网第I、II回输电工程纳入国家计划并推动实行,努力开展青海清洁能源基地送电广东前期事情,支持开展新疆、内蒙清洁能源基地送电广东研究论证。支持与周边省区电网互联互通,提升应急互保能力(省能源局、有关市能源主管部门,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有关能源企业)
(二)支持煤炭与煤电联营、煤电与新能源联营。
根据“市场为主、企业自愿”的原则,促进煤炭与煤电、煤电与新能源企业相助联营。激励支持我省电力企业与外省煤炭企业开展联营,通过项目合资、单向或交织持股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增强电煤供应保障能力。支持煤电与新能源互补开发,统一送出、统一调剂,提高送出通道行使率,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确立兼顾煤电天真性与新能源低碳化的联营模式。(省能源局、有关市能源主管部门,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有关能源企业)
(三)深化区域能源相助。
增强与能源资源富集国家和区域相助,努力引进煤炭、石油、自然气等能源资源。引进一批国际着名专业商业商,做大做强能源入口、转口商业,形成定点、定量稳固供应模式。支持省内能源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连系,消纳吸收能源领域国际先进手艺,起劲突破要害、焦点手艺“卡脖子”问题。支持在“一带一起”沿线重点国家区域努力结构,开展双边多边相助,拓展能源市场。(省能源局、有关市能源主管部门,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有关能源企业)
七、保障措施
(一)增强组织实行。
依托省能源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省保障电力供应协调向导小组、省煤电油气运协调机制等统筹组织实行能源高质量生长各项事情。各地市要确立健万能源高质量生长事情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细化事情方案,全心组织实行,增强省市、部门、政企协同联动,实时协调整决突出问题,确保各项义务措施落实落细落地。
(二)加大政策支持。
完善能源高质量生长相关支持政策,推进能源平安保障、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能源重大项目建设、能源体制机制改造等重点义务实行,推动完善能源价钱政策,健万能源市场机制,落实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政策,推动绿电市场生意和认证政策落地,落实金融支持,增强用地、用林、用海、能耗、环评等要素保障。
(三)强化项目建设。
优化投资结构,增强项目贮备,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形成“贮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循环延续生长态势,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计划和省重点项目设计。坚持资源随着项目走的原则,加大对重大项目的要素保障,增强对重大项目建设全流程监视治理和指导服务。
(四)严酷监视评估。
根据实行方案确定的生长目的、主要义务和职责分工,确立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定期调剂落实希望情形。连系年度事情希望对能源高质量生长情形举行总结评估,适时组织开展督查评估,充实施展专家和社会评价对推动能源高质量生长的指导作用。